中国jxf吉祥坊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九院水工院岩土及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岩土所)自成立以来,围绕深基坑工程主业,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团队规模20人,在能源岩土、环境岩土及特种岩土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及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2025年,岩土所荣获“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
近五年,岩土所结合课题工作形成了大量创新成果。团队完成了超10项各类课题,包括海工隧洞清污机器人研发、LNG地下储罐基础方案及地下结构防水性能研究、核电隧洞卫士信息化工程管理平台开发、基于船厂工业地块的土壤污染管控及修复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等。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团队的技术水平,也为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知识产权方面,团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4项,发明专利已完成实质性审查的有7项。此外,团队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3篇论文,其中SCI论文7篇,EI论文6篇。团队获批软件著作权3项,参编规范3项,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
项目实践与贡献
岩土所在能源类、环保类和特种工程领域承担了多项重要项目。在核电厂取排水领域,团队承担设计的海南昌江核电厂海域取排水隧洞工程是全国首次穿越珊瑚礁混砂地层盾构法隧洞,也是全国首次采用海上围堰形式回收起吊盾构机;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核电厂取排水工程是我国向海外输出的第一个“华龙一号”堆型,是国家“一带一路”上的重点项目,也是目前巴基斯坦最大的核电项目。
在原长沙铬盐厂铬污染整理治理柔性垂直风险管控系统工程中,团队采用了3mm厚HDPE膜开槽下膜施工,下膜深度平均约40米,创世界之最;在贵州天柱化工二期渣场综合治理项目中,地下防污系统平均开槽深度51米,创同类工程世界之最。
产业升级与创新
岩土及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所深耕海洋科技,持续创新迭代。在江苏徐圩核能发电供热厂超长距离海域取排水隧洞工程中,团队进行海工隧洞清污机器人的研发,有力保障了核电厂的冷源安全。
聚焦行业热点,紧跟行业前沿。在长江口二号沉船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项目中及重力储能项目中,团队充分发挥了专业技术优势,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人才培养与荣誉
岩土所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2021年,金国龙获评中船集团首届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和第二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勘察设计师称号;2022年,金国龙获评上海市普陀区拔尖人才称号;2023年,李昀获评第三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勘察设计师和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在团队奖项方面,岩土所也取得了优异成绩。2020年,获机械工业优秀咨询成果一等奖;2021年,获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2022年,获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一等奖;2023年,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及中国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4年,获上海海洋科技进步一等奖。
| 责 编:周 芒
| 一 审:高红梅
| 二 审:项 丽
| 三 审:甘丰录
| 来 源:中船九院